蚌鹬争衡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都不相让。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。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,便宜第三者。
出处蔡寅《变鸦楼三十年诗征序》:“蚌鹬争衡,鱼龙曼衍,离奇变幻之局,孰有甚于近三十年者。”
例子我们都明白蚌鹬争衡谁都是受害者
基础信息
拼音bàng yù zhēng héng
注音ㄅㄤˋ ㄩˋ ㄓㄥ ㄏㄥˊ
繁体蜯鷸爭衡
感情蚌鹬争衡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两者相争。
近义词蚌鹬相持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合浦珠还(意思解释)
- 失魂丧胆(意思解释)
- 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(意思解释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释)
- 八斗之才(意思解释)
- 有约在先(意思解释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释)
- 自强不息(意思解释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释)
- 仁义道德(意思解释)
- 寿元无量(意思解释)
- 粗制滥造(意思解释)
- 大开方便之门(意思解释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释)
- 心烦意乱(意思解释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信口开河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- 举足轻重(意思解释)
- 阴阳怪气(意思解释)
- 哀兵必胜(意思解释)
- 家常便饭(意思解释)
- 今夕何夕(意思解释)
- 跃跃欲试(意思解释)
- 无所用心(意思解释)
- 变态百出(意思解释)
※ 蚌鹬争衡的意思解释、蚌鹬争衡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谨小慎微 |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;形容非常谨慎。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;流于畏缩。 |
林下风致 |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讲;先前种什么因;后来就结什么果;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。指事情的全部过程。 |
生龙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泼矫健;富有生气。 |
气充志骄 | 谓心满意得,骄傲自大。 |
哀而不伤 | 哀:悲哀;伤:伤害;妨害;悲痛过分。①感情适度;悲哀而不过度伤心。后用来形容诗歌;音乐等含优雅哀调;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;具有中和美。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远大。 |
算尽锱铢 |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击;自己就破灭了。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;就露出破绽;站不住脚了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。形容自己做坏事;自己受害。 |
诈奸不及 | 犹言十分奸诈。 |
断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强别人听从自己。 |
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唇枪舌剑 | 嘴唇像枪;舌头像剑。形容能言善辩;言词犀利;针锋相对。也作“舌剑唇枪。” |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 | 徒:空;羡:羡慕。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,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 |
粉墨登场 | 粉墨: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。指化装后登台演戏。比喻乔装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台。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戏一样活动。 |
牵肠挂肚 |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。形容非常挂念;不放心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诉别人。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
奋起直追 | 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;振作起来;一股劲地赶上去。 |
诸如此类 |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。指与上述同类的。诸:一些;许多;如:像。 |
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
声驰千里 | 驰:传扬。名声远播。形容声望很高。 |
踵趾相接 | 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 |
迷迷糊糊 |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,使浑浊不清。 |
寒木春华 | 寒木不凋,春华吐艳。比喻各具特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