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邮之戮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杜邮:古地名,今陕西咸阳;戮:杀。指忠臣无辜被杀
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武安君既行,出咸阳西门十里,至杜邮……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,自裁。”
例子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傅燮传》:“夫孝子疑于屡至,市虎成于三夫,若不详察真伪,忠臣将复有杜邮之戮矣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dù yóu zhī lù
注音ㄉㄨˋ 一ㄡˊ ㄓ ㄌㄨˋ
繁体杜郵之剹
感情杜邮之戮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经文纬武(意思解释)
- 释车下走(意思解释)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释)
- 颐指气使(意思解释)
- 白费心机(意思解释)
- 处之泰然(意思解释)
- 满山遍野(意思解释)
- 名重一时(意思解释)
- 明争暗斗(意思解释)
- 言而无信(意思解释)
- 繁文缛节(意思解释)
- 百战百胜(意思解释)
- 经纬天下(意思解释)
- 闭关自守(意思解释)
- 不翼而飞(意思解释)
- 扬威耀武(意思解释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释)
- 徇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龙争虎斗(意思解释)
- 恶醉强酒(意思解释)
- 定国安邦(意思解释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释)
- 纵横天下(意思解释)
- 散带衡门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故态复萌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※ 杜邮之戮的意思解释、杜邮之戮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难得糊涂 |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|
救世主 | 基督徒对耶酥的称呼。比喻挽救世界的人物。 |
一本正经 | 正经:庄重;正派。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。 |
烽火连年 | 烽火: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。比喻战火或战争。指战火连年不断。 |
苦中作乐 |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。 |
嘘寒问暖 | 问冷问热;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。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。嘘:缓缓吹气。 |
一视同仁 | 视:看待;仁:仁爱。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。比喻平等待人;不分厚薄亲疏。 |
秋水伊人 |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。 |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| 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 |
臭名远扬 |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
掉以轻心 | 掉:原意为摇摆;现只表示一种动作;无实义;轻心:漫不经心。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;不认真当回事。 |
明争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;形容内部钩心斗争;互相争斗的情况。 |
流离颠沛 |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
雨散风流 | 比喻离散。 |
作壁上观 |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 |
动魄惊心 | 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|
面有难色 |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。 |
贤母良妻 |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古里古怪 | 怪异、奇特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奋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样子)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 |
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
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离本趣末 | 趣:通“趋”,趋向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