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一当十的成语故事


以一当十

拼音yǐ yī dāng shí

基本解释一个人可抵挡十个人。形容以少胜多;英勇善战。

出处《战国策 齐策一》:“一而当十,十而当百,百而当千。”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,楚兵呼声动天,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。”


以一当十的典故

春秋时期齐人孙武受吴王阖闾的邀请来到吴国著书讲学,一段时间后阖闾想见识孙武的真本事,孙武以宫女代替士兵演练给吴王看。吴王封他为上将军。公元506年,孙武率三万精兵攻打楚国,消灭20多万楚军,创造一个以一当十的战例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以一当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鬼哭神嚎 《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祭供恩人》:“吓还不算,还逼着人‘逃难’。弄得村上鸡飞狗跳,鬼哭神嚎。”
开门见山 宋 严羽《沧浪诗话 诗评》:“太白发句,谓之开门见山。”
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。”
名重一时 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》卷二十七:“师住径山时,名重一时,如侍郎张公子韶,状元汪公圣锡少卿、冯公济川俱问道。”
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,哥哥是好人。”
必由之路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义,人路也。”宋 朱熹注:“义者行事之宜,谓认路,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,而不可须臾舍矣。”
稳操胜券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传》:“且虞卿操其两权,事成,操右券以责。”
反面无情 明 邵璨《香囊记》:“他也是一个君主,恐怕反面无情,那时节悔之晚矣!”
归马放牛 《尚书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团团转 苏青《结婚十年》第四章:“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团团转:出去呢?不出去呢?换衣服呢?还是不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