慎终如初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èn zhōng rú chū
基本解释慎:谨慎;如:像。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
出处晋·卢谨《赠刘琨》:“温温恭人,慎终如初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慎终如初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慎终如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致远恐泥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” |
卑谄足恭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为人巧佞、卑谄足恭而心刻深。” |
盲人说象 | 元 黄溍《书袁通甫诗后》:“吾侪碌碌,从俗浮沉,与先生相去远甚,而欲强加评品,正如盲人说象。” |
弦外之响 | 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四二:“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。” |
繁文缛节 | 宋 苏轼《上圆丘合祭卞议》:“省去繁文末节,则一岁可以再郊。” |
目不忍见 | 《广东军务记》:“真为目不忍见。” |
因噎废食 | 汉 刘向《说苑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。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书 杨尚希传》:“所谓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
巧上加巧 | |
性急口快 |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那何小姐性急口快,便道:‘娘这话也说得是,那么着,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,叫我妹子跟了他去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