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之不问的成语故事


置之不问

拼音zhì zhī bù wèn

基本解释置:放着;之:代词。放在那儿不管。

出处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18回:“圣上置之不问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置之不问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置之不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迩安远至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子路》:“叶公问政,子曰:‘近者说,远者来。’”
囊萤映雪 元 贾仲名《萧淑兰》第一折:“虽无汗马眠霜苦,曾受囊萤映雪劳。”
防患于未然 《周易 既济》: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《乐府诗集 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。”
大惑不解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终身不解;大愚者,终身不灵。”
处实效功
苦思冥想 巴金《创作回忆录 关于<激流>二》:“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,我照例写得快,说我‘粗制滥造’也可以,反正有作品在。”
简明扼要 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讲话、演说、写文章和写决议案,都应当简明扼要。”
凤毛麟角 明 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 文》:“康对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凤毛麟角。”
谦受益,满招损 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延访》:“谦受益,满招损。”
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《周烈妇传》:“与其妇翁皆贱业,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