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鄙二僧的成语故事

拼音shǔ bǐ èr sēng
基本解释蜀:四川;鄙:边境;僧:和尚。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。
出处《白鹤堂时文集》:“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。”
蜀鄙二僧的典故
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,穷和尚对富和尚说要到几千里远的南海去,富和尚问他靠什么去。穷和尚表示只靠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。富和尚不屑一顾地说自己想买一条船去南海都没去成。一年后,穷和尚从南海回来,富和尚只好满脸愧色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蜀鄙二僧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吠影吠声 | 清 梁启超《管子传》第一章:“而后之陋儒,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,乃反吠影吠声。” |
星霜屡移 | 唐 高适《为东平薛太守进王氏瑞诗表》:“星霜屡移,书奏仍阙。” |
空空荡荡 |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1章:“屋子里空空荡荡,冷冷清清。” |
物尽其用 | 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这倒是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,两全其美。”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” |
堂堂一表 |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七回:“爹娘生下洒家,堂堂一表,凛凛一躯,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,终不成只这般休了!” |
材轻德薄 | 宋 朱熹《论臧否所部守臣状》:“熹委是材轻德薄,不足取信,岂复更敢臧否人物。” |
志在千里 | 三国魏·曹操《步出夏门行·神龟虽寿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 |
惊心动魄 | 南朝 梁 钟嵘《诗品》上卷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 |
主明臣直 | 明·张居正《帝鉴图说》上篇:“妾闻主明臣直,今魏征直,由陛下之明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