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污含垢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纳:接受;垢:污秽。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。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例子清·冯桂芬《上制洋器议》:“日本蕞尔小国尔,尚知发奋为雄。独我大国,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!”
基础信息
拼音nà wū hán gòu
意思:纳污含垢是中性词。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行百里者半九十(意思解释)
- 归心如箭(意思解释)
- 本位主义(意思解释)
- 改过迁善(意思解释)
- 泥牛入海(意思解释)
- 节用裕民(意思解释)
- 顾后瞻前(意思解释)
- 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(意思解释)
- 人心归向(意思解释)
- 一干二净(意思解释)
- 多情善感(意思解释)
- 万马奔腾(意思解释)
- 离弦走板(意思解释)
- 粗服乱头(意思解释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释)
- 令人满意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时不我待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手不释书(意思解释)
- 受益匪浅(意思解释)
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- 卑鄙龌龊(意思解释)
- 坐以待毙(意思解释)
- 草满囹圄(意思解释)
- 壮心不已(意思解释)
- 寥寥无几(意思解释)
- 魂飞天外(意思解释)
※ 纳污含垢的意思解释、纳污含垢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绿林豪客 | 绿林:西汉王匡、王凤为首的“绿林军”。指聚集山林、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。 |
| 纸老虎 |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。 |
| 穷年累世 | 形容时间长久。 |
| 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| 冰解的破 | 冰冻融解,箭靶射中。比喻问题解决,障碍消除。 |
| 超俗绝世 | 谓超出世俗,无人可比。 |
| 居重驭轻 |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。 |
| 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| 饥肠辘辘 | 饥肠:饥饿的肚子;辘辘:象声词;车轮滚动的声音。肚子饿得咕咕直响;形容十分饥饿。 |
| 极重不反 | 同“极重难返”。 |
| 大失所望 |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| 离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| 昂藏七尺 |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。 |
| 生死有命 | 生死;生存和死亡。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。指事势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| 光前启后 | 犹“光前裕后”。 |
| 水中捞月 | 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 |
| 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| 作壁上观 |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 |
| 善游者溺 | 会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,因此而惹祸。 |
| 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| 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| 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| 打情卖笑 | 打情骂俏,指男女调情。 |
| 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| 平地一声雷 |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| 横七竖八 | 有的横着;有的竖着。形容杂乱无章;没有条理。 |
| 卑鄙龌龊 | 龌龊:肮脏。品行恶劣下流。 |
| 生知安行 |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