契船求剑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拘泥成法,不知变通。
出处语本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,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。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!”
例子世易俗异,事执舛殊,不能通其变,而一度以揆之。斯契船而求剑,守株而伺兔也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基础信息
拼音qì chuán qiú jiàn
意思:契船求剑是贬义词。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头脑不灵活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名士风流(意思解释)
- 离经辨志(意思解释)
- 直截了当(意思解释)
- 无时无刻(意思解释)
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- 反老还童(意思解释)
- 以弱制强(意思解释)
- 命与仇谋(意思解释)
- 绊脚石(意思解释)
- 兴高采烈(意思解释)
- 雷霆万钧(意思解释)
- 错落有致(意思解释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释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释)
- 牛骥同槽(意思解释)
- 人面狗心(意思解释)
- 韩信将兵,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释)
- 超然绝俗(意思解释)
- 妙语连珠(意思解释)
- 耳聪目明(意思解释)
- 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(意思解释)
- 岁寒三友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释)
- 穷愁潦倒(意思解释)
- 面授机宜(意思解释)
- 精兵强将(意思解释)
※ 契船求剑的意思解释、契船求剑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双栖双宿 | 宿在一起,飞在一起。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。 |
| 一门心思 | 一心一意。 |
| 不可胜举 | 无法一一列举。形容数量、种类很多。 |
| 死脑瓜骨 | 不开通。 |
| 不过尔尔 | 尔尔:如此如此。不过如此而已。 |
| 靡所底止 | 谓没有止境。 |
| 匡乱反正 |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 |
| 想望丰采 | 见“想望风采”。 |
| 胆如斗大 | 胆:胆量;斗:旧时的一种量器,容量为十升。胆子像斗一样大。形容胆量极大。 |
| 到此为止 | 以这里为界限。 |
| 见危致命 | 见“见危授命”。 |
| 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| 预:预先,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;立:成就;废:败坏。不论做什么事,事先有准备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会失败。 |
| 救经引足 | 经:自缢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。 |
| 水中捞月 | 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费力气。 |
| 断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| 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。常与“人不可貌相”连用;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来。 |
| 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| 舞刀跃马 | 挥舞刀枪,纵跃战马。比喻奋勇作战。 |
| 欺人自欺 | 自欺:自我欺骗。欺骗自己,也欺骗别人。 |
| 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| 充耳不闻 |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 |
| 图穷匕见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 |
| 千真万确 | 真:真实;确: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 |
| 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
| 脱口而出 | 指话语未经思索;随口而言。脱口:不加思索地开口说。 |
| 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
| 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| 临危授命 |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