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治武功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
出处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法》:“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,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灾,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。”
例子唐太宗雄才大略,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。
基础信息
拼音wén zhì wǔ gōng
注音ㄨㄣˊ ㄓˋ ㄨˇ ㄍㄨㄥ
感情文治武功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用兵打仗。
辨形“功”,不能写作“工”。
近义词太平盛世、经国济世
反义词兵荒马乱、文恬武嬉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自暴自弃(意思解释)
- 有两下子(意思解释)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释)
- 裾马襟牛(意思解释)
- 仰屋著书(意思解释)
- 蝶粉蜂黄(意思解释)
- 今来古往(意思解释)
- 不费吹灰之力(意思解释)
- 空口无凭(意思解释)
- 知其不可而为之(意思解释)
- 刀光剑影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释)
- 龙争虎斗(意思解释)
- 之子于归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短寿促命(意思解释)
- 身败名裂(意思解释)
- 白云苍狗(意思解释)
- 一刹那(意思解释)
- 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(意思解释)
- 虑周藻密(意思解释)
- 岁寒三友(意思解释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释)
- 脸黄肌瘦(意思解释)
- 张徨失措(意思解释)
- 凤友鸾交(意思解释)
- 致知格物(意思解释)
※ 文治武功的意思解释、文治武功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干净利落 |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。令人爽心悦目。也形容动作熟练、敏捷准确。 |
音信杳无 | 没有一点消息。 |
浪迹江湖 | 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。 |
力所能及 | 及:达到。自己的力量能达到。 |
望尘莫及 |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。比喻远远落在后面。尘:尘土;莫:不;及:赶上。 |
取长补短 | 吸取别人的长处;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 |
着手回春 |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也比喻医术高明。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 |
患难与共 | 患难:危险艰苦的环境;与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。 |
风流才子 | 风度潇洒,才学出众的人。 |
下临无地 | 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。 |
官僚主义 |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,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。 |
海底捞月 | 也作“水中捞月”、“海中捞月”。捞:捞取。从海中捞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费力气;根本达不到目的。 |
有目共睹 | 睹:看见。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。形容极其明显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。常与“人不可貌相”连用;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来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秽德垢行 |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。 |
钿合金钗 | 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 |
国无宁日 | 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兵微将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安闲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战战业业 | 戒慎畏惧貌。 |
公子哥儿 |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 |
轻重缓急 | 缓:慢;不急。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显亲扬名 | 显:使显赫;扬:传扬。使父母宗族显耀;张扬自己的声誉。指中举、立功、做官的荣耀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