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人得利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趁着双方争持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。
出处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:“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”
例子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》:“鹬蚌相持,自己渔人得利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yú rén dé lì
意思:“得”,不能读作“dě”。渔人得利是贬义词。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 “渔”,不能写作“鱼”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(意思解释)
- 心有余而力不足(意思解释)
- 畏缩不前(意思解释)
- 不辱使命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顾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有去无回(意思解释)
- 仰屋著书(意思解释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释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释)
- 识字知书(意思解释)
- 作乱犯上(意思解释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释)
- 望而生畏(意思解释)
- 目不斜视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风虎云龙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战战业业(意思解释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释)
- 粉墨登场(意思解释)
- 顾景惭形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众所瞻望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可有可无(意思解释)
- 困兽犹斗(意思解释)
※ 渔人得利的意思解释、渔人得利是什么意思由查字词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 | 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。 |
| 沟满壕平 | 形容饱满。 |
| 说雨谈云 | 雨、云:男女欢合。谈论男女欢合之事。 |
| 恶衣恶食 | 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 |
| 用心良苦 | 费劲心血 |
| 争先恐后 | 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| 坏法乱纪 |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 |
| 算尽锱铢 |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
| 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 |
| 花拳绣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。 |
| 绊脚石 | 绊脚的石头,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。 |
| 风和日丽 | 和:柔合;温和。轻风柔和;阳光灿烂。形容天气晴和。 |
| 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| 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| 舞刀跃马 | 挥舞刀枪,纵跃战马。比喻奋勇作战。 |
| 错落有致 | 致:别致;有情趣;错落:参差交错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;但却极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| 地大物博 | 地域辽阔;物产丰富。 |
| 举止娴雅 | 娴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。 |
| 叫苦连天 |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。 |
| 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
| 霜露之悲 |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| 无声无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没有声音;没有气息。形容没有声响;不为人觉察。 |
| 脸黄肌瘦 | 脸色黄,肌体瘦。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 |
| 他山之石 | 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| 秀才不出门,全知天下事 |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,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。 |
| 有机可乘 | 机:机会;乘:趁。有空子可钻。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。 |
| 挂冠归去 | 冠:帽子,这里指官帽。把官帽取下挂起来。比喻辞官回家。 |
| 步步深入 |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