杂体诗 古离别
[南北朝]:江淹
小序夫楚谣汉风。
既非一骨。
魏制晋造。
固亦二体。
譬犹蓝朱成彩。
杂错之变无穷。
宫角为音。
靡曼之态不极。
故蛾眉讵同貌。
而俱动于魄。
芳草宁共气。
而皆悦于魂。
不期然欤。
至于世之诸贤。
各滞所迷。
莫不论甘而忌辛。
好丹而非素。
岂所谓通方广恕。
好远兼爱者哉。
乃及公干、仲宣之论。
家有曲直。
安仁、士衡之评。
人立矫抗。
况复殊于此者乎。
又贵远贱近。
人之常情。
重耳轻目。
俗之恒蔽。
是以邯郸托曲于李奇。
士季假论于嗣宗。
此其效也。
然五言之兴。
谅非敻古。
但关西邺下。
既已罕同。
河外江南。
颇为异法。
故玄黄经纬之辨。
金碧浮沉之殊。
仆以为亦各具美兼善而已。
今作三十首诗。
斅其文体。
虽不足品藻渊流。
庶亦无乖商搉云尔。
远与君别者。
乃至雁门关。
黄云蔽千里。
游子何时还。
送君如昨日。
檐前露已团。
不惜蕙草晚。
所悲道里寒。
君在天一涯。
妾身长别离。
愿一见颜色。
不及其琼树枝。
菟丝及水萍。
所寄终不移。
小序夫楚謠漢風。
既非一骨。
魏制晉造。
固亦二體。
譬猶藍朱成彩。
雜錯之變無窮。
宮角為音。
靡曼之态不極。
故蛾眉讵同貌。
而俱動于魄。
芳草甯共氣。
而皆悅于魂。
不期然欤。
至于世之諸賢。
各滞所迷。
莫不論甘而忌辛。
好丹而非素。
豈所謂通方廣恕。
好遠兼愛者哉。
乃及公幹、仲宣之論。
家有曲直。
安仁、士衡之評。
人立矯抗。
況複殊于此者乎。
又貴遠賤近。
人之常情。
重耳輕目。
俗之恒蔽。
是以邯鄲托曲于李奇。
士季假論于嗣宗。
此其效也。
然五言之興。
諒非敻古。
但關西邺下。
既已罕同。
河外江南。
頗為異法。
故玄黃經緯之辨。
金碧浮沉之殊。
仆以為亦各具美兼善而已。
今作三十首詩。
斅其文體。
雖不足品藻淵流。
庶亦無乖商搉雲爾。
遠與君别者。
乃至雁門關。
黃雲蔽千裡。
遊子何時還。
送君如昨日。
檐前露已團。
不惜蕙草晚。
所悲道裡寒。
君在天一涯。
妾身長别離。
願一見顔色。
不及其瓊樹枝。
菟絲及水萍。
所寄終不移。
唐代·江淹的简介
江淹(444—505),字文通,南朝著名文学家、散文家,历仕三朝,宋州济阳考城(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)人。江淹少时孤贫好学,六岁能诗,十三岁丧父。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,开始其政治生涯,历仕南朝宋、齐、梁三代。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。泰始二年(466年),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,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,被诬受贿入狱,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。刘景素密谋叛乱,江淹曾多次谏劝,刘景素不纳,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。宋顺帝升明元年(477年),齐高帝萧道成执政,把江淹自吴兴召回,并任为尚书驾部郎、骠骑参军事,大受重用。
...〔
► 江淹的诗(219篇) 〕
唐代:
全祖望
十年不接麻姑酿,横海春光梦寐馀。好事更谁千里致,多情为我一尊储。
旧闻几忆长洲老,绝品宜魁曲洧书。正值江村黄叶满,旅人乘醉涤尘裾。
十年不接麻姑釀,橫海春光夢寐馀。好事更誰千裡緻,多情為我一尊儲。
舊聞幾憶長洲老,絕品宜魁曲洧書。正值江村黃葉滿,旅人乘醉滌塵裾。
明代:
于慎行
十年南省客,半刺领东周。马向雪中去,人称洛下游。
关河三辅道,云物二陵秋。别思还萧索,寒塘水自流。
十年南省客,半刺領東周。馬向雪中去,人稱洛下遊。
關河三輔道,雲物二陵秋。别思還蕭索,寒塘水自流。
宋代:
李曾伯
皇天祚宋启真儒,手钥秦关镇蜀都。
方策有之伊吕偶,规模如此汉诏无。
皇天祚宋啟真儒,手鑰秦關鎮蜀都。
方策有之伊呂偶,規模如此漢诏無。
唐代:
胡宿
鱼龙曼衍夸宫戏,湘虙浮沈衒水嬉。齐上圣皇千万寿,飘然仙乐在瑶池。
魚龍曼衍誇宮戲,湘虙浮沈衒水嬉。齊上聖皇千萬壽,飄然仙樂在瑤池。
:
黄榦
生平不作温饱计,岁晚宁愁衣褐无。
一夜娇儿啼彻晓,始知寒色已侵肤。
生平不作溫飽計,歲晚甯愁衣褐無。
一夜嬌兒啼徹曉,始知寒色已侵膚。
:
欧大任
一毡南去客为星,自爱名山手勒铭。叱石洞门含雨白,撷兰溪色入船青。
綵毫蚤擅词人赋,绛帐今传博士经。何可鸱夷无尔辈,浊醪应到子云亭。
一氈南去客為星,自愛名山手勒銘。叱石洞門含雨白,撷蘭溪色入船青。
綵毫蚤擅詞人賦,绛帳今傳博士經。何可鸱夷無爾輩,濁醪應到子雲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