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
[宋代]:李廌
放舟杞国岸,汴渠正东注。
汤汤舟下水,适与舟相遇。
泛泛水上舟,与水共东去。
舟水讵相离,曾不迁故处。
世人迷动静,顺流疑若遡。
不然逐流浪,汩没为所误。
吾作放舟诗,明此流水住。
老矣耄何为,聊用持世故。
放舟杞國岸,汴渠正東注。
湯湯舟下水,适與舟相遇。
泛泛水上舟,與水共東去。
舟水讵相離,曾不遷故處。
世人迷動靜,順流疑若遡。
不然逐流浪,汩沒為所誤。
吾作放舟詩,明此流水住。
老矣耄何為,聊用持世故。
唐代·李廌的简介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...〔
► 李廌的诗(227篇) 〕
清代:
樊增祥
昨宵猛雨。今夜碧月,来共鸥语。茶梦圆否。欲圆又破,梁间燕儿絮。
小园一亩。梧竹影里,窥见河鼓。风叶掀舞。小荷堕粉,徘徊不能去。
昨宵猛雨。今夜碧月,來共鷗語。茶夢圓否。欲圓又破,梁間燕兒絮。
小園一畝。梧竹影裡,窺見河鼓。風葉掀舞。小荷堕粉,徘徊不能去。
宋代:
刘克庄
一纸黄书举茂才,使君后挽复前推。
似闻太史占奎宿,先敕天官起蛰雷。
一紙黃書舉茂才,使君後挽複前推。
似聞太史占奎宿,先敕天官起蟄雷。
宋代:
洪适
披山凿道何崄巇,上摘星汉摩虹霓。七襄终日往曾问,一握去天今可跻。
叱驭已排萝蔓去,下车不复烟云迷。举头此际长安远,愿借六翮凌丹梯。
披山鑿道何崄巇,上摘星漢摩虹霓。七襄終日往曾問,一握去天今可跻。
叱馭已排蘿蔓去,下車不複煙雲迷。舉頭此際長安遠,願借六翮淩丹梯。
宋代:
杨万里
病夫说病诉旁人,他自开眉我自颦。
後有病夫看病句,不须告欣亦沾巾。
病夫說病訴旁人,他自開眉我自颦。
後有病夫看病句,不須告欣亦沾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