庐山纪游赠黄伯庸
[元代]:吴师道
昔闻匡庐名,今睹雄秀姿。我舟薄其趾,阴雨深蔽之。
平生洁清念,谅受庐君知。宁辞三日淹,未恨一见迟。
邂逅得佳士,欣然即追随。时云散诸峰,攒青逗参差。
五色太古色,相对心融怡。披衿寻鹿迹,抉洞徵贤祠。
风雩杳馀韵,书台抗层基。前瞻辨五乳,仰顾指狻猊。
却招白鹤仙,下瞰神龙陂。飞桥度三峡,舣棹凌深危。
喷涛电雪眩,转石雷霆驰。薄暮不可留,淅淅山风悲。
明发开先游,寒溪涉清漪。入门双剑色,夹道万虬枝。
飞虹泻青嶂,漱玉下深池。竹亭夐幽阒,四壁多残碑。
出林送落日,踏月仍遨嬉。移舟星子湾,回首烟雾时。
归来记所历,一一天下奇。兹山信绵邃,览胜犹多遗。
简书属有程,逼仄嗟绊羁。悠悠此时路,依依后来期。
巢栖云松间,瓢饮涧水湄。昔贤有高躅,安用微官为。
昔聞匡廬名,今睹雄秀姿。我舟薄其趾,陰雨深蔽之。
平生潔清念,諒受廬君知。甯辭三日淹,未恨一見遲。
邂逅得佳士,欣然即追随。時雲散諸峰,攢青逗參差。
五色太古色,相對心融怡。披衿尋鹿迹,抉洞徵賢祠。
風雩杳馀韻,書台抗層基。前瞻辨五乳,仰顧指狻猊。
卻招白鶴仙,下瞰神龍陂。飛橋度三峽,舣棹淩深危。
噴濤電雪眩,轉石雷霆馳。薄暮不可留,淅淅山風悲。
明發開先遊,寒溪涉清漪。入門雙劍色,夾道萬虬枝。
飛虹瀉青嶂,漱玉下深池。竹亭夐幽阒,四壁多殘碑。
出林送落日,踏月仍遨嬉。移舟星子灣,回首煙霧時。
歸來記所曆,一一天下奇。茲山信綿邃,覽勝猶多遺。
簡書屬有程,逼仄嗟絆羁。悠悠此時路,依依後來期。
巢栖雲松間,瓢飲澗水湄。昔賢有高躅,安用微官為。
唐代·吴师道的简介
吴师道(1283—1344),字正传,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岁。聪敏善记诵,诗文清丽。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,乃致力理学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学说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进士第。授高邮县丞,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。因为官清正,被荐任国子助教,延祐间,为国子博士,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。后再迁奉议大夫。以礼部郎中致仕,终于家。生平以道学自任,晚年益精于学,剖析精严。
...〔
► 吴师道的诗(129篇) 〕
:
陈永正
雄奇清婉发英华,岭表风流擅一家。诗寿千春文寿世,此生原不负名花。
雄奇清婉發英華,嶺表風流擅一家。詩壽千春文壽世,此生原不負名花。
明代:
杨慎
杨林今日是昭关,白首拘留未得还。渔父浣纱浑不见,断肠今古泪潺湲。
楊林今日是昭關,白首拘留未得還。漁父浣紗渾不見,斷腸今古淚潺湲。
:
汪东
南畦北垄青无际。社社忙供蔬果市。芥姜接叶长儿孙,瓜豆缠藤成姊妹。
不教寸土轻抛弃。人力偏能穷地利。农家一语味深长,只有懒人无懒地。
南畦北壟青無際。社社忙供蔬果市。芥姜接葉長兒孫,瓜豆纏藤成姊妹。
不教寸土輕抛棄。人力偏能窮地利。農家一語味深長,隻有懶人無懶地。
宋代:
苏轼
卧病经旬减带围,清樽忘却故人期。
莫嫌雪里闲毡帐,作事犹来未合时。
卧病經旬減帶圍,清樽忘卻故人期。
莫嫌雪裡閑氈帳,作事猶來未合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