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万俟咏的诗 > 长相思·雨

长相思·雨

[宋代]:万俟咏

一声声,一更更。窗外芭蕉窗里灯,此时无限情。

梦难成,恨难平。不道愁人不喜听,空阶滴到明。

长相思·雨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雨一直下着,听着窗外的雨滴声,直到深更都难以入睡。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灯此时似乎也变得多情起来,安慰孤独的我。

好梦难成,此恨难消,窗外的雨可不管忧愁的人喜不喜欢听,仍是不停地下着,雨滴一直滴到天明才停了下来。

注释

长相思:词牌名,唐教坊曲名。

一更更:一遍遍报时的更鼓声。

恨,遗撼。

道:知。

阶:台阶。

长相思·雨创作背景

  此文系诗人早年所作,屡试不第,羁旅异乡,几欲灰心,恰逢阴雨,彻夜难眠,有感而发此作。

参考资料:

1、苏易编著.唐诗宋词三百首 美绘插图版:北京燕山出版社,2013.05:第197-198页

长相思·雨鉴赏

 万俟咏作词喜用淡语,且工于音韵。这样连续重复用字,吟咏起来便很有音乐上的美感。《雨》首句“一声声,一更更”形容雨声,连用两个叠宇,描摹雨断断续续的声音,既显得形象,在声音上也显得贴近。雨声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,是因为人夜深难寐。“窗外芭蕉窗里灯”,听雨之人点。一盏孤灯,隔窗昕雨。“芭蕉”暗示雨打芭蕉的声音,使雨的声音更加响亮。“此时无限情”,直接道出人的心情。然而“无限”二字又使这种直言显得暖昧模糊。只知情意无限,心事无边,却不知究竟是什么样的心事使人长夜失眠,寂寞听雨。“梦难成,恨难平”,用两个“难”字突出人的愁苦心情。因难以入睡,所以道.“梦难成”,连暂时逃避到好梦中去都是一种奢望;又因情在心头辗转,更兼一夜风雨,触动愁思,故日“恨难平”。但是雨不管这些,它“不道愁人不喜听”,只管“空阶滴到明”。“愁人”怪雨无情,不顾人的心情,就这样在空洞洞的台阶上一点一点滴到天明,这说明人一夜未睡。“一声声,一更更”的雨声,凄凄凉凉,仿佛人心中的愁绪一般,永远没有尽头。全词无一处提及“雨”字,却处处是雨。作者将雨声与听雨之人的心情融合得毫无痕迹,显示出高超的运笔功力。

万俟咏简介

唐代·万俟咏的简介

万俟咏

万俟咏是北宋末南宋初词人。字雅言,自号词隐、大梁词隐。籍贯与生卒年均不详。哲宗元佑时已以诗赋见称于时。据王灼《碧鸡漫志》卷2记载:“元佑时诗赋老手”。但屡试不第,于是绝意仕进,纵情歌酒。自号“大梁词隐”。徽宗政和初年,召试补官,授大晟府制撰。绍兴五年(1135)补任下州文学。善工音律,能自度新声。词学柳永,存词27首。

...〔 ► 万俟咏的诗(30篇)

猜你喜欢

台郡八景

宋代章甫

置身高踞澄台上,放眼遥空碧海中。不使一层楼尚隔,真誇千里目能穷。

龙门倒射沧溟日,蜃气消沉岛屿风。浩淼流波归巨壑,茫茫大半是朝东。

送张阃幕兼素借陈石斋诗稿 其二

明代李东阳

空山野食无烟火,灵籁天声自管弦。我亦从今断荤饮,为公重和石斋篇。

正月四日喜许氏女得甥

明代沈周

汝寡无丁男,托命惟一女。活世真废人,盲瘖无乃是。

今年女有育,正月利弧矢。乃是四日生,六日方闻喜。

遣兴

元代贝琼

我住云间今四秋,恰如杜甫在秦州。赋诗黄耳冢前去,打鼓白龙潭上游。

暮景飞腾如过翼,此身浩荡一虚舟。黄尘九陌绕车盖,且伴老翁随海鸥。

观怀素草书歌

唐代贯休

张颠颠后颠非颠,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。师不谭经不说禅,
筋力唯于草书朽。颠狂却恐是神仙,有神助兮人莫及。
铁石画兮墨须入,金尊竹叶数斗馀。半斜半倾山衲湿,

在伯考试未归有怀

宋代赵蕃

木落山空君未归,我行江山几依依。

山空木落有佳处,政尔待君相发挥。